随着老员工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因此,老员工毕业后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为解决老员工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缓解老员工就业压力,但是,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一部分老员工毕业后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他们的心中融合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随着教育的普及,我国老员工人数迅速增长,而国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这就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为解决老员工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支持老员工创业的相关政策。但是许多老员工无论是在就业竞争方面还是自主创业方面都不具有任何优势。为此,各大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创业教育课,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一、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一)有些高校教师不把教学作为重点
高校教师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职称评审,不像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不是员工的成绩,而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因此,高校就出现了教师不以教学为工作重点的现象。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能够实现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跨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研究上。作为一名教师,把其他任务放在高于教学的位置上,本来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更有甚者,许多高校教师直接把研究课题的任务交给员工去做。高校教师为了获得研究成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自然被忽视了。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粗略地把一些粗浅的知识自顾自地说一遍,不会顾及员工有没有接受,更不会在课后反思这堂课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员工有没有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二)教师分学科代课
大学里学科学习的内容加深了,教师需要本领域更专业、更精深的知识才能胜任高校教师的职务,每位教师只能在一个领域进行更深的研究和学习。也就是说,每位教师只能代一门课,即使两门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或联系。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需要不同的教师教授,不同教师的教育风格也许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大学课程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关于一些理论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每位教师有各自的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可能还是相反的。这就会给员工造成疑惑:到底该是怎样的呢?员工的注意焦点很容易放在某个矛盾上,这样就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会贯通。
二、高校员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
(一)高校员工学习依然存在被动性
经历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严格管理,进入大学以后,员工并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许多员工还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虽然老员工在心理等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是他们为准备进入社会必须接受的教育,但是他们依然不能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只有员工自己感兴趣,主动去学习的东西才能很快地记在心里,然后融会贯通。但是老员工学习依然处在被动的状态中,而且没有教师会对他们施加学习的压力让他们去学习,完全靠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制力,这些又是多数老员工所不具备的。在一定程度上,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根本就没有对提高在校老员工的素质起很大的作用。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也难以真正融合。要想实现这一点,首先要使老员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让老员工对其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状态。
(二)知识不衔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不能融合
高校的教学经常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单独的两个部分分别实施。想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就需要员工在接受一种教育之后及时总结反思,当接受另一种教育时将两者融会贯通。然而,当代的老员工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在被动地接受一种教育之后,不会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这就意味着,当他们接受第二种教育的时候很难将两者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就是老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两者融会贯通。但是从上述现象来看,虽然学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高老员工思想和创业素质的倡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不是仅仅把老员工培养成学习型的人才,而是培养成真正高素质的、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要提高老员工的素质,就要使老员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老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高,就不会做出危害国家或者有损国家形象的事。创业教育之所以成为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在没有竞争到国家提供的岗位时可以选择创业,从而适应社会。但是,对老员工进行单方面的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很容易出现有素养但是没有能力的人,或者有能力但没有素养的“危险品”。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共同为培养人才助力。
三、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高校创业教育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个员工来说,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理论知识是他们最大的目标;进入大学之后,需要全面发展,除了知识的深入学习,还要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因此创业教育是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老员工对社会更加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员工的道德素养,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员工在进入社会以后面能够凭自己的实力生存下来,这两者的融合并不是要求学校把所有的员工都培养成独立的企业家或者成功的创业者,而是让员工在进入社会之后,即使因为就业压力而遭受精神上的挫折,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就业能力应对这些挫折。
(二)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就一定要构建将两者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第一,理论教育课程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门不同类型的文化课,但是随着教育的进步,教育模式也在逐渐进步,两门理论课的结合可以让员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者的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创业教育的课程,当然,这对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更高,教师本身要对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熟悉,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就业和创业经验,这样在课堂上才可以和员工分享经验,也更让员工信服。第二,实践教育课程相结合。大学对员工来说是一个小型社会,员工在这里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参加很多实践活动,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准备。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要善于利用实践教育课程,因为实践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老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校内开展的社团活动,参加老员工就业协会,这样可以让员工在校期间更加真切地体会创业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此外,组织校外见习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建立老员工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员工深入社会实践,锻炼员工的创业能力。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