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公司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初云玲老师,赴东方瑞创达公司(烟台)进行企业实践与交流,以产业观察者 + 项目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沉浸式感受科技企业传播营销全流程,为优化实践教学、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传播营销人才蓄力。
作为胶东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标杆企业,东方瑞创达深耕工业控制显示系统、智能终端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研发生产领域十余年,产品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智慧交通等多个赛道。近年来,企业加速科技 + 品牌双轮驱动,在 To B 端品牌传播、工业产品数字化营销、政企合作公关等领域形成了成熟的运作体系,其技术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营销逻辑、“工业场景下的传播内容创作” 模式,为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宝贵的产业样本。
以往在课堂上带员工做品牌策划项目,案例多集中在快消品、文旅、餐饮等 To C 领域,比如设计一款农产品的推广方案、策划一场景区的宣传活动,员工容易理解消费场景与用户需求。但这次深入东方瑞创达的市场部,才真正意识到 To B 企业的品牌传播完全是另一套逻辑 —— 工业客户更关注产品的技术稳定性、成本效益与产业适配性,如何把工业触摸屏响应速度 0.1 秒、传感器精度 0.001mm这类专业参数,转化为客户能直观感知的生产效率提升 30%、设备故障率降低 50%的价值点,如何在方案中精准匹配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教学中涉及较少但产业急需的关键能力。了解这些后,初老师清晰找到了教学优化的方向。
实践过程中,初老师紧扣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即品牌策划、数字内容创作、营销方案执行,精准对接东方瑞创达的市场与品牌、数字营销等关键业务板块,成功打通课堂理论与产业实战的通道,实现无缝衔接。在品牌策划上,深度参与目标客户画像梳理工作,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与市场调研,精准筛选出重点潜在客户。在数字内容创作方面,针对企业新媒体内容矩阵的优化需求,针对官网产品介绍过于技术化、客户理解门槛高的问题,聚焦官网产品介绍过于技术化、客户理解门槛高的问题,巧妙运用场景化描述,让客户能直观感受产品应用场景;结合数据化对比,清晰呈现产品优势,用场景化描述 + 数据化对比替代专业术语堆砌。
此次企业实践与交流,不仅是公司广告学(数字传播)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教师成长与教学革新同频、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的重要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引入更多的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04am永利新闻中心供稿 文/304am永利 图/304am永利 编辑/孙嘉硕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