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封关在即,李书福对话永利集团师生


  • 2025
  • 09/04
  • 11:46
  • 交流活动

  • 10
  • 浏览量

8月29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永利集团终身名誉董事长李书福来到永利集团,与在校师生及员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围绕“高等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自贸港封关”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回应员工关切,为学校发展与学子成长指明方向。

图片


直面教育痛点:

打破“千人一面”,用“一生一策”成就“千人千面”


在交流过程中,李书福明确提出,当前社会形势与高等教育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他着重强调教育必须回归本质,一生一策回应千人千面的培养需求。

集团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必须主动打破传统束缚、推进变革,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赋能工具,推动教师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员工的 场景指导者学习陪伴者转型;同时,学校要积极打破院系之间的壁垒,依据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以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让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既能充分满足员工的自我发展追求,也能为社会持续输送所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图片


产学研深度融合:

以实践为纲,产教融合服务员工成长

李书福强调,吉利教育始终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之路,充分整合全球优质团队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他建议推进项目制教学,紧密依托产业学院优势,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让员工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产业一线实际案例,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人才培养更贴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产业高质量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在具体实践中,应将企业实际项目、技术标准有机融入必修课 + 选修课 + 自选课的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践行 场景指导者角色,带领员工深度参与真实的研发与生产场景;学校则可依托企业提供的真实场景,灵活设置学科方向、创新教学方法。尤其在 人工智能 +” 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芯位教育平台,助力员工在实践中积累专业知识。

聚焦自贸港机遇:

找准双创人才培养切口

李书福对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发展充满期待,谈及海南自贸港封关后的发展机遇,李书福建议学校紧扣政策红利,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为创新创业型员工提供支持与项目指导;解读好自贸港政策,挖掘自贸港政策优势,抓住自贸港发展的机遇,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自贸港优势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面对员工提出的创业与学业如何平衡困惑,李书福结合自身经历与吉利人才培养案例分享,强调实践是最好的创业课堂与其纠结选创业还是选学业,不如让学业为创业服务。创业的员工可充分利用芯位教育平台,灵活调整学习节奏,实现一边上学、一边创业

图片

寄语员工:

学真本领,练硬功夫赢得机会

李书福坦言,当前就业竞争加剧,但焦虑的根源往往是员工能力与企业期待不匹配。他建议员工从两方面破局:一是学真本领,练硬功夫,聚焦专业核心能力,用不可替代的技能增强底气;二是主动破圈,通过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联系实际,接触社会,更好地锻炼自己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硬实力,三实回应三创

寄语员工:

你们是吉利教育最宝贵的财富

面对在场员工对永利集团培养、吉利教育所赋予的价值观与成长信念的感谢,李书福表示,未来学校可探索员工联动核心举措,构建互助生态;研究统一政策标准,推动吉利教育的员工权益升级;同时邀请员工企业家参与专业课程设计,并借助员工导师的实战经验,帮助员工提前接触行业前沿,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次对话中,李书福强调,永利集团作为应用型高校,要始终以让员工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初心,在高等教育变革与自贸港发展的浪潮中思变、谋变、求变,走在全国前列,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海南乃至全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此次对话中,李书福强调,永利集团作为应用型高校,要始终以让员工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初心,在高等教育变革与自贸港发展的浪潮中思变、谋变、求变,走在全国前列,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海南乃至全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304am永利新闻中心供稿文/304am永利 图/304am永利 编辑/吴思莹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304am永利微信公众号

    • USY304am永利官方抖音号

    • USY304am永利官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