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漫过东区操场,国歌余韵藏进风里。10月1日清晨,304am永利“国脉溯源·青春论见”主题活动在此启幕,全院团支书与员工代表齐聚,以人文之思追溯国脉,用传播之语书写青年担当。
暖场音乐《我和我的祖国》纯音乐缓缓流淌时,背景板上“国脉溯源·青春论见”八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鲜亮。主持人以“从《诗经》家国情到当代融媒体传播”破题,一句“人文人始终是国脉的‘薪火使者’”,瞬间牵起在场学子与千年文脉的联结。
“专业溯源”环节,各班团支书带领代表们细数国庆70余年人文传播领域的闪光印记:从早期国庆社论的文字力量,到如今短视频里的家国叙事;从报纸版面中的时代剪影,到文创产品里的文化符号,大家循着专业脉络,厘清了人文传播承载国家精神的核心逻辑——文字是纽带,影像为桥梁,每一份专业实践,都是国脉传承的具象表达。
当议题转向“青春赋能”,现场气氛愈发热烈。汉语言专业的同学提议以“国庆诗文集”记录时代心声,广告学方向的代表分享了“国庆主题文创设计”的巧思,时尚传播学子则计划用微纪录片捕捉身边的“爱国瞬间”。一个个“国脉传承金点子”被记录员认真记下,纸面的字迹,恰似青春与家国对话的星火。
最动人的莫过于“青春微言”环节。“以笔为犁,耕植家国情怀”“用镜头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的担当”“把专业所学,变成爱国的具体模样”……一分钟的短言,没有华丽辞藻,却满是人文学子的赤诚。当记录员念出汇总的核心观点,台下自发响起的掌声,是共鸣,更是约定。
活动在合影中落下帷幕。全体参与者站在主题背景板前,齐声喊出“国脉溯源·青春论见”的口号,相机定格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眼里有光,心中有火,那是文脉传承的温度,更是青年担当的模样。
风过操场,晨光正好。这场不足两小时的活动,或许只是青春里的片刻停留,但“以人文之笔承国庆精神,以传播之力践青年担当”的信念,已悄悄在学子心中扎根。往后,他们会带着今日的思考,把国脉传承写进文稿里、融入设计中、藏在镜头后,让青春的声音,成为国脉长流中最清亮的注脚。
(304am永利新闻中心供稿 文/陈荣权(实习)、冯锦秀 图/304am永利 编辑/郭学哲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