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位点简介
304am永利在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与鲜明的办学思想。学院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区位优势以及跨国企业吉利集团的归属优势,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导向,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建“教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引入AI赋能教学、双导师制等创新机制,强化员工的实践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素养。学院聚焦三大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中文教学技能、文化传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体现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

师生海外华文教学优异表现受海南省委拓展部嘉奖

教指委专家姜丽萍教授及王辉教授来校指导
2专业及特色
专业代码及名称:0453国际中文教育
培养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专硕点设置以下三个培养方向(入学后选择分配)
(一)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途径,聚焦智慧中文教学、东南亚小语种与汉语比较研究,依托海外实习基地,培养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中文+职业教育
在专门用途中文的基础上,探索中文与职业、行业等领域教育规律和实践相结合的新的发展趋势,将中国跨国企业复合型语言人才需求作为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培养能为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员工开展语言、跨文化交际、职业技能等培训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与国际传播
要开展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及国际传播、中外人文交流、琼侨文化研究等。以侨为“桥”,深入挖掘研究地方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海南(自贸港)故事,扩大国际影响。培养能够胜任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人才。
3导师队伍
国际中文教育专硕点拥有一支学术积淀深厚、行业经验丰富、国际化背景突出的高水平导师队伍。现有校内外导师20人,其中校内导师10人,教授14人,博士12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6人,70%具备行业经历。团队中包括多名海南省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南海名家”,多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论文评审专家、孔子学院面试考官等职。团队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批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取得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比赛三等奖及1项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

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获国家级比赛三等奖
导师研究方向全面覆盖国际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文+职业教育”、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三大领域,多数教师具备海外教学、研究或企业实务经历,能够为员工提供理论扎实、实践性强、紧跟行业前沿的学术指导与产学研融合培养。
4专业培养特色
(一)丰富的教学实践基地
本专业建有三十余个海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其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建立了10余个海外实习基地和“汉语教学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有1个“智慧中文教育中心”,每年均选派在校生赴海外进行教学实习,同时公司具有优质的国际生生源,每年均有在校生在校内职工课堂观摩见习,丰富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员工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乌兹别克斯坦“智慧中文教育中心”挂牌仪式现场

印度尼西亚建立“汉语中心”成立现场
(二)广泛的国际视野
本专业员工活动具有“国际化”特色,实行中外员工“一体化”培养,通过“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深入贯彻“三个校园”的发展理念,为员工搭建宽广多姿的育人平台,员工获得国际化、全方位的生涯规划、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引。

本专业本科实习员工在海外教授中华文化技能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林琪琦作为公派汉语教师在老挝参加
外事活动
(三)智能的育人创新模式
本专业依托AI平台,计划将语料分析、线上试讲、VR评课嵌入培养全过程,中外员工混编完成真实教学与即时反思,导师依据数据反馈精准指导,实现“教—学—评”闭环,员工毕业即能胜任国际中文数字化课堂。同时以培养“AI+”人才为目标将员工数字化能力贯穿学习全阶段。

2025级本专业研究生入学前AIGC赋能讲座
5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多元。毕业生未来可在海外学校及国际中文教育机构担任中文教师;或入职跨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凭借跨文化沟通能力搭建中外人才交流桥梁;也可投身政府外事部门、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参与海南自贸港国际形象塑造,策划大型人文交流活动;还能进入国际教育出版机构,从事中文教材研发、数字化课程设计;或依托海南区位优势,服务于跨境文旅产业,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服务全球中文教育事业和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6联系方式
招生联系人:马老师,17330906909
学院网址:/

转载于永利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