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外派至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国立大学的中文教师刘舒心,已顺利开启新学期中文教学工作。课堂上,从量身定制的中文名字到朗朗上口的绕口令,从旋律悠扬的中文流行乐到横平竖直的汉字书写,多样教学形式让汉语学习充满趣味,也让乌兹别克斯坦的员工们沉浸式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教学更贴合当地员工的学习习惯,永利集团的刘老师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廖老师在课前多次研讨,结合员工特点共同编写、准备教材,为课堂教学打下扎实基础。课程的一开始就是让员工们特别兴奋的环节,——“拥有专属中文名字”。教师根据员工的性格与发音习惯,为每个人精心挑选寓意美好且易于记忆的中文名字,再和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写有中文名的课堂名牌。当印有中文名字的名牌被捧在手中时,员工们反复念着自己的新名字,眼神里满是新奇与期待,瞬间拉近了与汉语的距离。



汉语声调是海外员工学习的难点,教师巧妙地将中国绕口令融入课堂。刘老师准备了“四是四,十是十”“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妈”这样简单但有趣的绕口令。伴随着刘老师的示范,员工们鼓起勇气模仿,尽管偶尔发音“跑偏”,却在一次次纠正与欢笑中掌握了声调规律。“绕口令像唱歌一样有趣!”员工黄雨举着名牌兴奋地说,原本觉得复杂的声调,在趣味练习中变得简单多了。
掌握基础发音后,课堂随即进入字词与句型学习。不同于单纯讲解课本内容,刘老师特意设计了“打招呼”“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等贴近生活的场景,逐一与员工进行1v1对话练习。“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刚学会句型的李瑶璇,起初面对老师的提问还有些紧张,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她慢慢放开,不仅能清晰说出自己的中文名字,还能主动询问同伴的名字。“原来学了就能马上用!”李瑶璇笑着说,这种不套用课文的对话方式,让她觉得汉语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真正交流的工具。

考虑到乌兹别克斯坦员工能歌善舞的特点,教师还将中文流行乐搬进课堂。播放《萱草花》《外面的世界》等歌曲时,提前为歌词标注拼音,员工们跟着旋律轻声哼唱,在熟悉的音乐节奏中自然掌握拼音拼读。当“wài miàn de shì jiè hěn jīng cǎi.”(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歌声在教室响起,语言的隔阂被音乐打破,员工们很快的能伴随旋律一起歌唱,课堂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汉语学习派对。

此外,汉字书写课同样备受欢迎。从最基础的“一、二、三”到结构稍复杂的“十、人、手”,教师握着员工的手示范起笔、行笔与收笔,讲解汉字“横平竖直”里的文化内涵。员工们握着毛笔,一笔一划认真临摹,尽管字迹略显稚嫩,却格外专注。“汉字就像一幅幅小画!”员工杨雨樱提看着自己写的汉字,难掩喜悦,他表示要把写满汉字的练习纸带回家,给家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一节汉语课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员工们仍意犹未尽。为自己选了“吴妍”这个中文名字的员工,激动地拉住刘老师的手说:“我从未上过如此有趣的语言课,我的梦想就是学习更多的语言,以后能去世界各地!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熟练地使用汉语,去中国!”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汉语学习的热爱与对中国的向往。
截至目前,纳沃伊国立大学的汉语课堂已形成独特的教学氛围。这是公司国际中文教学跨区实践的一次新尝试,教师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教学方法,用中文搭建中乌员工的文化桥梁,让更多乌兹别克斯坦员工在语言学习中感受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
(304am永利新闻中心供稿文/304am永利 图/304am永利 编辑/吴思莹 陈鸿铭 责任编辑 史志艳 )




